伴着凉爽的秋风,2024级MBA同学们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城市——临清,它承载着厚重的运河商贾文化底蕴。在《两河文化素养》课程团队负责人马中东教授、团队成员张宪昌副教授的带领下,我们参观考察了著名的运河钞关和鳌头矶。
作为历史的见证,它们的遗址仍然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繁荣,那是一段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,在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2014 年临清运河钞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作为目前中国古代运河税收机构的唯一典型遗存,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,是研究中国明清两代经济生活、运河城市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料。
参观完运河钞关后,我们对“应当如何弘扬现代企业家精神”有了自己的思考,比如:临清运河钞关因运河的畅通、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兴起。当代企业家应时刻关注国家政策、宏观经济形势、行业趋势等宏观环境的变化,从中寻找发展机遇。
另外,钞关有着严格的税收管理制度和稽查制度,对过往船只的税收管理非常精细。当代企业家应借鉴这种精细化管理的理念,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,确保企业的高效运转。
休息片刻后,我们来到了鳌头矶,漫步其中,鳌头矶古朴的建筑风格引人注目,双手轻轻抚过那饱经沧桑的城墙,每一处凹痕仿佛都在诉说着先人们的智慧与勤劳。明代诗人李东阳诗中写到“十里人家两岸分,层楼高栋入青云。官船贾舶纷纷过,击鼓鸣锣处处闻。”这也反映了当时非常繁华热闹的运河漕运景象。
鳌头矶的一块块青砖于明代永乐十五年制成,是历史与辉煌的见证,有一句话叫做“北京的城,临清的砖,相隔八百里,漕运六百年,紫禁城上有临清。”当时在做这种砖的时候,从取土到出窑两年时间,大大小小的工序70多道,最后在砖坯还没有晾干的时候,拿戳印在砖的边上,上边写着哪一年哪一户制成的,这就是古代的“责任到人”制度。这也对我们现代企业的产品制造和经营管理有很多启示及借鉴意义。
今天“两河文化素养专题”的实地研学课程让人印象深刻,在马中东和张宪昌两位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学会了从临清运河古迹中汲取智慧。今后会结合聊城实际,采取有效措施,在工作中践行现代企业家精神,为聊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!